(
课件网) 认识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83-86,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5分钟) 1. 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2. 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3. 民法典的特点。 4. 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导入新课 观察漫画,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是怎么解决的。 1 民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知识归纳 (2)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1)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5.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 、守法和 、绿色等基本原则。 诚信 公序良俗 易错点拨 误区:民法典作为法律,只具有惩罚和震慑作用,而不具有教育作用。 点拨:民法典作为法律,除了惩罚和震慑作用,还能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特别是民法典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培养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传统美德VS法律条文———寻找共通点 孝老爱亲 拾金不昧 诚实守信 匹配游戏(连线题): 传统美德 民法典条文 拾得遗失物应返还权利人 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 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民法典的特点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实施民法典,能 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 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新课讲解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新课讲解 上述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内在联系? 新课讲解 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 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新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