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28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307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抗战初期,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主张,大学生应在后方努力读书,以为抗战建国储备人才;1941年开始,竺可桢提倡浙大学子从军。这一转变( ) A.是迫于国民政府的政策压力 B.主要是基于战争形势的变化 C.表明大学教育的宗旨发生改变 D.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2.据统计,宋代书院共203所,其中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这表明宋代( ) A.文化重心南移 B.文人政治局面形成 C.实行重文政策 D.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3.下图反映了我国2015至2024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A.实现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 B.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C.保障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 D.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历史叙述可以传递历史事实、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等信息。下表中的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历史叙述 历史结论 ① 北魏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 门阀士族受到严重冲击 ② 北朝设立律学、书学、算学 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③ 南朝刘宋设立儒学、玄学、文学、史学四馆 思想领域呈现多元特征 ④ 唐承北朝六学,地方设府、州、县学 古代教育体制逐渐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如表为京师同文馆1876年启用的《五年课程表》,其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是( ) 时期 课程内容 首年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 学四元解;几何原木;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 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全面学习西方 B.着眼变法改革 C.践行“中体西用” D.应对千年变局 6.清末民初,苏州上层士绅彭氏新修的家谱中“续纂庄规”记载:“女子同为子弟,自应一视同仁,支给学费。但庄款有限,物力艰难。若概照男子支给学费恐力有不逮,公议女子以高小学卒业为限,比照男生一律支给学费。若有力房族升入中学以上各校者,本庄亦抵照高小班给费以示限制而纾财力。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 A.对女子支持力度大 B.以培养传统女性为目的 C.具有社会转型色彩 D.深受士绅阶层完全控制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部颁行编纂乡土志以作为小学堂教材的例目:“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实,于地理则讲乡土之道里、建置及本地先贤之祠庙、遗迹等类,于格致则讲乡土之动物、植物、矿物。”晚清重视乡土教育的这一做法( ) 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观念 B.为中西文化融合提供了条件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 D.将启蒙思想融入了基层教育 8.1961年8月,国家在教育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发展普通教育以提升国民素质。1965年,国家在新的规划中提出必须集中力量发展与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教育。这一调整( ) A.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B.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 C.服务于国家国防建设 D.推广了先进教育理念 9.1905年,山西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记载:“今之学堂,所教者西学为要,能外国语言文字者,即为上等人才,至五经四书并置不讲,则人心何以正,天下何以安,而大局将有不堪设想者矣。”这折射出( ) A.学堂选官制度完全割裂传统 B.人心不正是社会落后的根源 C.科举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D.教育现代化遭遇一定的阻力 10.1953年,北京市开始筹建首都历史与建设博物馆,计划建成反映北京自然、历史和社会风貌的综合性博物馆。此外,徐悲鸿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周口店中国猿人展览馆、北京天文馆也在“一五”计划时期相继建立起来。这些博物馆的建立( ) A.利于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B.体现国家对教育教学的重视 C.旨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 D.适应了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 11.明代书院盛行,儒学者经常于书院内讲学,如居于士大夫之列的王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