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416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301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 同步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史学家认为:“埃及和巴比伦是人类文化征途上出现较早的两支拓荒队,它们的经验、探求和创造是后来重大发展的开端,这些开端显示了深远的意义”。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 B.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C.巴比伦采用了20进制 D.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2.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实证古代西亚文明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公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它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总结尼罗河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4.央视频道的《世界历史》是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其中第6、7集《古代埃及文明》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埃及历史。下面说法不可能出现在该纪录片中的是( ) A.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了统一 B.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 C.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D.留下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5.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经过历代法老不断加修扩建,其最主要的建筑就是大柱厅(如图所示)。庙内的柱壁、墙垣的浮雕和壁画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战争印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据此可推知,该建筑( ) 埃及卡尔纳克神庙(部分) A.凸显科技文化繁荣发达 B.真实再现社会现实生活 C.反映国家对外战争频繁 D.迎合了神化王权的需求 6.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下列建筑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欧洲近代“中国热”的见证 B.典型的西欧中古时期的教堂风格 C.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D.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7.人首飞牛石雕是亚述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地强大物种的集合;波斯国王大流士一改原先的金币常常铸造出代表力量和生育的狮子和公牛的形象,将自己拉弓的形象铸造在金币上。二者都反映出( ) A.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B.神权政治的强大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审美追求的变化 8.下图展示的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从中可见该石雕( ) 人首飞牛石雕(局部) A.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B.表明了人民尚武的传统 C.受公牛崇拜的影响 D.汇聚了多元文化的要素 9.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伊本·西那诞辰1000周年发行纪念币。右图为纪念币的背面。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 A.《积分与方程计算法》 B.《萨比天文历法》 C.《医典》 D.《天方夜谭》 10.初创之时楔形文字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工具。后来,楔形文字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11.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后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马卡比在战斗关键时刻鼓励士兵道:“我们是在为捍卫自己的生命与神圣的宗教而战斗……全能的上帝就会粉碎我们的敌人,因此用不着害怕他们。”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这表明( ) A.西亚文化得以继续保持影响 B.战争客观上推动不同文化交流 C.亚历山大帝国逐渐走向分裂 D.被征服地区普遍反对希腊文化 12.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