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5386

中考物理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3 - 物态变化(含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080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物理,复习,课时,分层,评价
    课时分层评价卷(三) 物态变化 (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68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 Pa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 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kg 2.(2024·枣庄一模)山亭区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3.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4.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2024·枣庄二模)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旁边设一熔炉化铁汁,十余名表演者轮番用花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到棚上,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场景蔚为壮观,呈现出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特点。下面与打出的铁汁发生相同物态变化的自然现象是(  ) [A]屋檐下结的冰凌 [B]打在枝头的霜 [C]山间的云雾   [D]消融的冰雪 6.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  ) [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 [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 [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 min [D]该物质的熔点是48 ℃ 7.(2024·枣庄一模)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D]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8.铅的熔点为328 ℃,温度为328 ℃的铅所处的状态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9.(2024·枣庄一模)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B]舞台上常见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在玻璃内壁凝华形成的 10.寒冷的冬夜,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_____而成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11.(2024·枣庄一模)一场冬雨使停在马路旁的汽车覆盖一层冻冰,冻冰是雨水_____形成的;寒冷的冬季,即使冻冰不熔化也会在阳光下变干是_____现象;向汽车挡风玻璃上泼洒冬季玻璃水,可以快速除冰,可以降低冻冰的_____,使冻冰在寒冷低温下快速熔化。 12.(6分)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图象。 (2)该物质的熔化时间为_____min,第10 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或“液”)态。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组装。 13.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液化形成雨水 14.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