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评价卷(六) 1.B 2.A 3.C 4.C 5.D 6.B 7.C 8.解析: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的质量m=20 g+5 g+1.4 g=26.4 g。 答案:左 26.4 9.解析: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由于题图中指针偏左,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答案:右 10.解析:不同颜色饮料的层次分明,是因为这些饮料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大的下沉,在下层,密度小的上浮,在上层。 答案:密度 11.解析:点燃蜡烛,纸筒内部的空气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形成气流,带动纸筒顶部的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 答案:小 12.解析:(1)水的质量为:m水=m1-m0=800 g-300 g=500 g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103 kg/m3=1 g/cm3 水的体积为V水===500 cm3 则酒瓶的容积为V0=V水=500 cm3=500 mL。 (2)已知装满酒时的总质量为m2=750 g 则酒的质量为m酒=m2-m0=750 g-300 g=450 g 酒的体积为V酒=V0=500 cm3 则酒的密度为ρ酒===0.9 g/cm3=0.9×103 kg/m3。 答案:(1)500 mL (2)0.9×103 kg/m3 13.D [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V=60 mL=60 cm3,故A错误;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示数为2 g,烧杯内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为m剩余=20 g+5 g+2 g=27 g,27 g包含了烧杯的质量,故B错误;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m-m剩余=90 g-27 g=63 g,故C错误;盐水的密度为ρ===1.05 g/cm3=1.05×103 kg/m3,故D正确。] 14.解析:油的密度为ρ===0.8 g/cm3,体积为160 cm3的油的质量为m0=ρV0==128 g 空油瓶的质量为m瓶=m总-m0=228 g-128 g=100 g 题图乙中油的体积V1为: V1====462.5 cm3。 答案:100 462.5 15.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B因缺氧气而熄灭。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因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答案:上升 B 贴近地面爬行 16.解析:若氧气瓶的体积为V,则使用前氧气的质量为m1=ρ1V=8 kg/m3×V,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氧气的体积不变,质量变为m2=,现在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2===6 kg/m3。 答案:6 17.解析:水在4 ℃时体积最小,根据公式ρ=可知,此时密度最大;在4 ℃储存饮料,饮料体积最小,最安全。 答案:最大 安全 18.解析:根据密度公式,每米高铁铁轨的体积是V===0.01 m3,用玻璃钢材料替换同尺寸的高铁铁轨,则每米玻璃钢材轨道的质量是m′=ρ1V=×0.01 m3=20 kg,每米轨道的质量将减少Δm=m-m′=80 kg-20 kg=60 kg。 答案:60 19.解析:(2)由题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游码所对应的质量为0.4 g,矿石的质量为m=20 g+10 g+0.4 g=30.4 g,如题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量筒中水的体积V1=50 mL,然后测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为V2=60 mL,则矿石的体积为V=V2-V1=60 mL-50 mL==10 cm3,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矿石的密度为ρ===3.04 g/cm3=。 (3)空小烧杯的质量m2,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3,则溢出水的质量为m水=m3-m2,矿石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所以矿石的体积为V石=V水==,则矿石的密度为ρ石===×ρ水。 (4)若步骤③中溢水杯未装满,则溢出水的质量偏小,求得的矿石的体积偏小,根据矿石密度表达式可知,会导致测得矿石的密度偏大。 答案:(2)3.04×103 (3)×ρ水 (4)偏大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