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5390

中考物理复习课时分层评价卷5 - 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999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物理,复习,课时,分层,评价
    课时分层评价卷(五) 1.D 2.B 3.C 4.D 5.C 6.D 7.C 8.C 9.解析: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在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答案:凸 变大 10.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此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远离小芳,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远离 11.解析: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光线会向凸透镜的焦点偏折,并经过焦点;过凸透镜焦点的折射光线其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12.解析:由于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答案:见解析图 13.D [题图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物距小于焦距(即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其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题图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其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①③正确,②错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所以,题图甲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时,所成的像变小;题图乙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时,所成的像也变小,故④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4.B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人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故①正确;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成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二者原理不同,故②错误;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正确;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太空中没有气体,是真空的,没有光能反射或折射进入眼睛,所以看起来是黑的,故④错误。故B正确。] 15.D [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物距应小于焦距,则只有D符合题意。] 16.解析: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把冰块削成凸透镜形状,就可以点燃物体。远处物体通过人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会聚 远视 倒立、放大 17.解析:调节灯泡,当灯泡位于焦点位置时,从筒内射出的灯光可认为是平行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答案:折射 焦点 18.解析:紫外线照射越强,镜片的颜色会变得越深,吸收的光线越多,所以镜片的透光度将减弱;视力正常的同学带上近视眼镜时,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后方。 答案:减弱 后 19.解析:已知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则由题图可知是凸透镜的右焦点和凹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要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凹透镜的左焦点,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20.解析:过F点作与水面相垂直的法线,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由此作出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将沿着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方向射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将发生折射,空气中的入射角大于水中的折射角,所以折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21.解析:(1)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说明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