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常用的工具是_____。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方法点拨:单位的换算关系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六字诀: ①“选”———估测物体长度选择刻度尺。 ②“认”———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_____。 ③“放”———用刻度尺测长度。刻度尺要_____被测物体且不歪斜。 ④“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 ⑤“读”———精确测量时,估读到_____的下一位。 ⑥“记”———测量结果由_____和_____组成(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4)误差:_____和_____之间的差异。 2.时间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时间的国际单位:_____;其他单位: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方法点拨:使用停表注意三点: (1)大表盘一周表示的时间和分度值; (2)小表盘一周表示的时间和分度值; (3)读数时先读小表盘再读大表盘,然后相加。 知识点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_____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物:事先被选作_____的物体。 注意:(1)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以被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否则被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2)根据需要和方便,通常选地面或静止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同一个物体的结论可能不同。 (4)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3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_____。 (2)相同路程,比较_____。 2.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_____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_____的比值。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____的物理量。 (2)公式:_____;变形公式:_____。 (3)单位:国际单位:_____;常用单位:_____;换算:1 m/s=_____ km/h。 (4)人步行速度约1.1 m/s,物理意义是: _____。 3.运动类型 类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静止 特点 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快慢变化,沿着直线的运动 物体位置没变化 图象 区分 图象 信息 (1)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定值 (2)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3)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路程s的大小 (1)粗略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用平均速度表示 (2)平均速度大小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时间发生了变化,但位置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知识点4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_____。 2.结论:小车沿斜面运动的速度是_____的,速度越来越_____。 重难点1 刻度尺和停表读数 【典例1】 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乙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 _____s。 关键点拨:(1)刻度尺:若物体左侧对齐的不是零刻度线,需要把左侧对应刻度线的数值减去。 (2)量程是30 s的停表: ①若分针没有转过“相邻两整分”之间一半的刻度,秒针读数小于30 s; ②若分针已经转过“相邻两整分”之间一半的刻度,秒针读数大于30 s。 [听课记录] 【变式1】 (2022·枣庄T13)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 cm、17.57 cm、17.56 cm、17.57 cm,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变式2】 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s。 重难点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