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5518

中考物理复习第16讲第2课时电阻的测量课件(100页ppt)+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8248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课件,学案,ppt,100页,测量
    (课件网) 第2课时 电阻的测量 第16讲 欧姆定律 过教材 串知识 夯基础 和 倒数之和 研重难 学方法 提能力 重难点1 测量电阻中的数据处理方式 【典例1】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 B.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而改变 C.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D.由图乙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变式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已知Rx为待测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6 V,滑动变阻器R标有“20 Ω 1 A”字样,实验中他填写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U/V 1.0 2.0 3.0 4.0 5.0 I/A 0.10 0.22 0.29 0.40 0.50 A.第1次实验的数据不是他实验中实际测得的 B.对比第2、3次实验的数据可判定:待测电阻Rx的阻值并非严格不变 C.第4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R与待测电阻Rx的阻值之比为1∶2 D.为减小实验误差,可利用每次实验测得的U、I求出电阻R,再求其平均值 √ 重难点2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典例2】 (2023·枣庄三模)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为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电阻R1和R2是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为_____。 并联  1∶3 【变式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为5∶2,则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电阻之比R1∶R2=_____。 1∶1 2∶3 重难点3 多开关电路中应用欧姆定律 【典例3】 (2024·薛城区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 V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5 V0.5 A”字样(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R1的铭牌标有“20 Ω 1 A”,电流表量程0~0.6 A,电压表量程0~3 V。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只闭合开关S和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只闭合开关S和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R1允许的取值范围。 关键点拨:在电路连接状态改变的过程中,不变的物理量有“定值电阻阻值”、“电源电压”。 答案:(1)10 Ω (2)40 Ω (3)2~10 Ω 【变式3】 (2024·峄城区模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R1=10 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 Ω 1 A”。 (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电流 表示数为0.8 A,求电源电压; (2)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S2,滑动 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求定值电阻R3的阻值。 答案:(1)8 V (2)15 Ω 练实验 重迁移 强素养 实验 测电阻(含特殊方法) 为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某实验小组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Rx、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 基础设问: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如图所示 (2)小组设计了一个记录与处理数据的表格,请将表中①②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①_____ ②_____ 电阻Rx/Ω 1 2 3 电压U/V 电流I/A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2.5 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A,本次测得Rx的阻值为_____Ω。 (4)本实验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选填字母)。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