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牧场之国 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迷人的夏季牧场 碧野 ①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绚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千里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沿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A】草原是这样无边地平展着,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在闪烁着白光。 ②当你策马在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③【B】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叮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她们欢笑着跟着嬉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④这雪峰、绿林、繁花围绕着的天山千里牧场,虽然给人一种低平的感觉,但位置却在海拔两三千米以上。每当一片乌云飞来,云脚总洒下阵雨,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得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而当阵雨过去,雨洗后的草原就变得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近看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⑤特别诱人的是黄昏时,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ǎi)笼罩草原的时候,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⑥你用不着客气,任何一个蒙古包都是你的温暖的家,只要你朝有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论走进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亲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饿了有烤羊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饼,你可以一如哈萨克牧民那样豪情地狂饮大嚼。 ⑦当家家蒙古包的吊壶三脚架下的野牛粪只剩下一堆红火烬的时候,夜风就会送来冬不拉的弦音和哈萨克牧女们婉转嘹亮的歌声。这是十家八家聚居在一处的牧民们齐集到一家比较大的蒙古包里,欢度一天中最后的幸福时光。 ⑧过后,整个草原沉浸在夜晚中。如果这时你走出蒙古包,在月光下你就可以朦胧地看见牧群在夜的草原上轻轻地游荡。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遐思。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不同时段的牧场,风景也全然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右侧序号填入表格。 时间 草原 阳光晴朗时 (1) 阵雨过后 (2) 黄昏 金碧辉煌的世界 夜晚 (3) ①宁静而安详 ②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③像块巨大的蓝宝石 2.(句子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从动、静态的角度描写了牧场的景色。[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1)【A】句属于 描写;写出了牧场的 ,表达了 (情感)。 (2)【B】句属于 描写,写出了 ,表达了 (情感)。 3.(内容概括)文章标题是“迷人的夏季牧场”,试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迷人”这一特点的。 4.挑战题。 本文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展现了夏季牧场绚丽的自然风光。请你也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表现一处景色。(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② ③ ① 2.静态 绚丽迷人 作者对牧场景色的赞美之情 动态 牧女们在草原上策马放牧时的自在洒脱 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之情 3.①千里牧场有绚丽的自然风光;②草原上的牧草茂盛,牛、羊、马膘肥体壮;③牧民热情好客,生活幸福。 4.此处罕有人迹,路边的草已有半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