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172

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5976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必修,2019,科版,3份,学案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规律,并学会利用其守恒规律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先后规律,会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顺序。3.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价态规律中的归中规律和歧化规律。 一、守恒规律及应用 1.内容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例 已知X2能将S氧化,当溶液中X2与S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S恰好被氧化为S,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2.应用得失电子守恒解题的一般步骤 以上述例题为例 (1)“找物质”———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X2在反应中做     ,S是      ,S是       。 (2)“定得失”———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 假设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n价,;2。 (3)“列关系”———根据题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关系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的物质的量×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的物质的量×化合价变化值。 3×2=1×2(6-n),解得n=  。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三原则 (2)配平一般步骤———化合价升降法 ①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HO3(浓)O2↑+O2↑+H2O ②列变化: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③求总数:依据得失电子守恒,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④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C+4HNO3(浓)4NO2↑+CO2↑+2H2O ⑤查守恒: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个数是否守恒,配平后,把箭头改成长等号,标注反应条件。 C+4HNO3(浓)4NO2↑+CO2↑+2H2O (3)两种配平技巧 ①正向配平法:适用于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部改变的反应。   KI+  KIO3+  H2SO4===  I2+  K2SO4+  H2O ②逆向配平法:适用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或者某物质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的反应。 即先确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再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Cu+  HNO3(稀)===  Cu(NO3)2+  NO↑+  H2O 1.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和Pb2+,则与1.0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 2.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1)  Mn+  H++  Cl-===  Mn2++  Cl2↑+  H2O (2)  Cl2+  KOH  KClO3+  KCl+  H2O (3)  ClO-+  Fe(OH)3+  OH-  Cl-+  Fe+  H2O (4)  Mn+  H2O2+  H+  Mn2++  O2↑+  H2O 二、先后规律及应用 1.内容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含有 (1)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2)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2.应用 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和反应的先后顺序 如: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还原性:Fe2+>Br-,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   ;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还原性:I->Fe2+,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    。 例 已知下列反应: 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③Na2S+I2===2NaI+S↓ (1)Cl-、Br-、I-、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判断Cl2与Na2S能否反应     (填“能”或“否”)。 (4)向含有Cl-、Br-、I-、S2-的溶液中通入Cl2,最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PbO2、KMnO4、Cl2、FeCl3、Cu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Cu+2Fe3+===Cu2++2Fe2+ B.10Cl-+2Mn+16H+===2Mn2++5Cl2↑+8H2O C.2Fe2++Cl2===2Fe3++2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