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课标指出: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推动人类进入20世纪历史的重大事件是伴随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形成的帝国主义。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帝国主义密切相关,都是帝国主义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则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专题中应重点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及其对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在教学实施环节,应通过揭示帝国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大战的极端残酷性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对战后世界的影响,将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有机联系,为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作必要的准备。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本课是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的第一课,上承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独立运动,下接十月革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战是世界连为整体之后第一次世界性大战,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开始发生异动。第15课、第16课即为一战后国际秩序变动的具体展现,第17课是一战未能解决帝国主义列强间矛盾的最终结果。 (二)本课内容: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分别为“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这三个子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基本过程、以及战胜国对战后世界作出的和平安排展开。 学情分析 高中和初中相关内容对比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①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③萨拉热窝事件及一战的性质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三个阶段的作战情况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①一战的进程与结果 ②一战的性质 ③一战的影响3.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 ②国际联盟 ③一战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 《凡尔赛条约》①巴黎和会 ②《凡尔赛条约》等国际条约与凡尔赛体系2. 《九国公约》①华盛顿会议 ②《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与华盛顿体系 (一)已知 学生基本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进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基本史实,基本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及一战带来的影响。 (二)未知 学生未深入理解一战前夕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列强间矛盾的根源,对于一战中中国华工军团的贡献存在知识漏洞,对于战后新国际秩序的本质认识不深,对于一战客观上的积极影响了解较少。 (三)想知和能知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精神较强,思维上已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比较能力,因此有条件在初中已学基础上对有关一战的背景及战后秩序的实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已学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阅读《列宁文集》等文字史料、1884年柏林会议相关文字和漫画材料,理解帝国主义的概念与实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概述19~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借助“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一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一战前夕的世界等地图、分析漫画《沸点》与《友谊链》等多种类型的史料,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等基本史实,认识一战爆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