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章末检测试卷(三) 第3章 <<< 1.(2023·大连高一期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氯水和二氧化硫都可用作漂白剂,两者混用漂白效果更好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铵态氮肥要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D.将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 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H3易液化,液氨汽化过程会吸收大量热,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作漂白剂,若用两者(体积比1∶1)一起漂白一种物质时,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盐酸、硫酸均不具有漂白性,则漂白效果减弱,故B错误; 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故C正确。 2.(2023·德州高一期末)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适量SO2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 B.工业上制硝酸过程中,氨气的催化氧化属于氮的固定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反应,可以用铝质容器储存浓硝酸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O2具有还原性,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适量SO2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选项A正确; 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氨气的催化氧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选项B错误; 煤中含有S元素,燃烧产生SO2,容易引起酸雨,加入CaO,发生反应: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虽然产生的CO2也能与CaO反应生成CaCO3,CaCO3受热易分解成CaO和CO2,因此加入CaO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选项C错误; 20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常温下浓硝酸和铝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铝的表面对铝有保护作用,这一过程称为“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反应,选项D错误。 20 3.(2023·杭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B.FeCl3溶液常用在印刷电路板将Cu氧化成Cu2+,Fe3+被还原为Fe C.某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D.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由白色逐步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 褐色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A错误; FeCl3溶液常用在印刷电路板将Cu氧化成Cu2+,Fe3+被还原为Fe2+,B错误; 某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2+,C错误; Fe(OH)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则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时由白色逐步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D正确。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 ②硝酸见光分解,所以硝酸一般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③CO、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均能稳定存在 ④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硝酸,这是因为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不反应 ⑤可以用CS2清洗残留硫粉的试管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稀氢氧化钠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由于反应产生的一水合氨浓度较小,且没有加热条件,因此不产生氨,不能据此检验N的存在,①错误; 硝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水和氧气,所以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