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937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课题2溶解度 课时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587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9章,课题
  • cover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课题2溶解度 一、选择题 1.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 B.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所有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C物质属于易溶物质 2.能证明某氯化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B.取出少量该溶液,降温,有氯化钾晶体析出。 C.取出少量该溶液,升温,无氯化钾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3.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溶液①、溶液③中没有剩余固体,溶液②、溶液④中有固体剩余,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 D.升高温度,溶液②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可以再溶解其他物质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6.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碘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7.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变化与守恒:镁条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逐渐变大,该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模型与推理:夏季池塘里的鱼儿常浮出水面,说明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D.探究与创新:将红砖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能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说明红砖粉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图是甲、乙两种气体在101 kPa时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气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甲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于乙 D.T℃时,气体乙的溶解度为2 g 9.在室温的条件下,试管里盛有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试管里的溶液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硝酸钾 B.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钙 C.放入热水前的无色透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变浑浊后过滤出来的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10.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20℃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二、判断题 11.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量也增大。( ) 12.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 13.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少。( ) 14.还能够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时,将丙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B.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