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五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考典1116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有关细胞呼吸的实验与探究 A、五年高考真题(2020-2024) (山东五年三考) 1.(2024·山东,16,3分,难度★★★)(多选)种皮会限制O2进入种子。豌豆干种子吸水萌发实验中子叶耗氧量、乙醇脱氢酶活性与被氧化的NAD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无氧呼吸中,乙醇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醇,与此同时NADH被氧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为种皮被突破的时间点 B.Ⅱ阶段种子内O2浓度降低限制了有氧呼吸 C.Ⅲ阶段种子无氧呼吸合成乙醇的速率逐渐增加 D.Q处种子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 2.(2024·湖北,9,2分,难度★★★)磷酸盐体系(HP/H2P)和碳酸盐体系(HC/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3.(2023·全国新课标,2,6分,难度★★★)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4.(2023·山东,17,3分,难度★★★)(多选)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 B.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 C.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 D.O2浓度为a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该浓度下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 5.(2022·山东,16,3分,难度★★)(多选)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所示。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 B.与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产热多 C.与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 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 6.(2022·浙江,12,2分,难度★★)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 B.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C.梨果肉细胞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 D.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7.(2021·福建,7,2分,难度★★)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Ⅰ)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都要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B.实验Ⅰ、Ⅱ通气前都必须用NaOH去除空气中的CO2 C.实验Ⅰ中,有氧组和无氧组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Ⅱ中,可用滤纸在盖玻片另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