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7261

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28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济南的冬天,课稿
  • cover
《济南的冬天》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为: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的第二课时内容。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努力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首先,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 说课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尤其要求有感情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课标对本篇课文的要求为: 能熟练地运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 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3、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说教材 《济南的冬天》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之景”。语文要素是想象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序的安排,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浑然天成地运用了丰富的写法和技巧,实为同类作品的典范。所以本文成为本单元的教读课,是学生积累语言,练习有感情朗读、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资源。 三、说学情 经过课文《春》的学习,学生对写景散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了解,掌握了一些写景的手法,但对于多角度的赏析以及散文的表现手法,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教学模块由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内容与过程三个部分。 四、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提示、文本特点和具体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领略济南的冬之美,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品味精美语言,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第一个学习目标定为学习重点,第二个学习目标定为学习难点。重点的处理方法: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难点的处理方法:朗读课文,勾画出优美性语句,如直接写景的句子和抒情语句。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1.情境创设法:用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景,用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任务驱动法:每个教学环节都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思考感悟。3.适时评价法:每个环节中我都会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 (二)学法:1.朗读法:在教师的任务驱动下,用不同方式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学习写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