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3-4章综合检测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架空烧木材燃烧会更旺,是因为提高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 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某同学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小麦生长需要( ) A.水 B.空气 C.有机物 D.无机盐 3、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C.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D.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4、小军用一定量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试着与同学一起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变化过程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5、下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该实验证明了根尖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8、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A装置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9、下列是棉花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 ) A. 棉花营养钵育苗既能保持壮苗,也便于防止移栽幼苗根与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 B. 棉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灌溉,棉花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来合成有机物 C. 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 D. 给棉花施肥,主要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10、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做鲜重测量,得到了如右所示的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种子中水分的减少 B. 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少 C. bc 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 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1、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2、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