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9037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40963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展现了邻里之间相互谦让、和谐相处的中和泰和理念。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02 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 03 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 01 体会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和行为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文化自信。 责 任 意 识 核心素养目标 政 治 认 同 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价值)? 01 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02 要求:阅读教材P58-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自主学习 探究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相关链接: 礼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规范人外在的行为,涵养人内在的心性。所以你看本来你的心情很浮躁,你听上一段古典音乐,让你浮躁的心能够马上安静下来,这个就是乐教的作用,培养一种平和之气,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 礼乐 教化 思考: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有哪些?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初一(12)班准备校园文艺汇演,文艺委员小冬和舞蹈社成员小熙因节目形式产生争执。小熙播放《彩云之南》伴奏,她说“民族舞最能体现班级文化底蕴,去年3班的傣族舞拿了特等奖!”,与此同时,小冬架起蓝牙音箱,展示播放《wake》伴奏,摆起了动作,他说"现代舞舞才能引爆全场!文艺汇演必须考虑世代审美!" 思考: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冬和小熙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何价值?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具体表现 意义 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议一议: 1.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2.你还知道哪些体现这种思想的文学作品。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四君子”则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夸父逐日的故事展现了夸父为了族人的幸福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个世界正是有了夸父和无数个与夸父一样勤劳、勇敢、坚定不移、不怕牺牲的人们,前仆后继和奋勇向前,才有了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 “四书”、“五经”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思考的结晶。 拓展延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国忧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强不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尊互敬 先义而后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