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9298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7课《询问交互》教案 浙江摄影版2020

日期:2025-04-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51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7课
  • cover
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主题 第7课《询问交互》 课型 新授课 适用班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材与学情简析 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是如何设计并不断完善和优化的,教材将本课至第10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个项目———编写"知识问答"程序。其中,本课主要实现问答交互的功能,即计算机询问题目并根据用户输入的回答判断对错。教材首先将程序功能进行分解,找出问答交互的关键步骤,以流程图的方式描述这部分的算法,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本课从Scratch的特点出发,将程序设计分为设计舞台与角色、编写脚本两个部分。教学设计舞台与角色、编写初始化脚本部分时,教材通过卡通人物的对话,强调给对象合理命名与设计操作提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编写问间答交互脚本环节中,学生首次接触"如果……那么…….否则…"双分支选择结构的选择语句,教材采用线框加注释的方法予以注解说明。考虑到"回答"其实是 Scratch的一个内置变量,它的内容会随着每次"询问"时用户输入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教材以"小知识"的方式呈现"询问"与"回答"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后练习既巩固了本课所学,也给学生留下了发挥创意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设计问答交互程序的主要算法。2. 理解双分支选择结构,理解"询问"与"回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答交互程序的主要算法。2. 通过在编写问答交互脚本过程中,理解双分支选择结构,理解"询问"与"回答"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程序设计并探究程序背后的算法;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学习需求编写出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初步形成用计算思维以及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学生可以突破 Scratch的限制,将知识迁移至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中进行创作,体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实践创新。 重点 利用双分支结构编写问答交互脚本。 难点 理解双分支选择结构;理解"询问"与"回答"的关系。 所需资源和环境 1. 学生机安装Scratch 3.0软件。2. 提供与生活中常见的知识问答游戏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字介绍等素材。 数字化资源 教学素材、教案、ppt 常规资源 教学素材、教案、ppt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乐乐:知识问答程序,你问我答,真好玩。我也能做一个吗?博士:没问题,使用人机交互指令,可以让程序在运行期间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揭示课题二、新知学习(一)、算法与描述知识问答程序包括"程序初始化"和"问答交互"。"程序初始化"包括对角色的外观、位置等属性的设置。"问答交互"的主要过程是;提问角色提出问题,用户输入回答,然后根据回答内容判断对错,并输出不同的提示。这和我们平时玩知识问答游戏的流程是一样的。(二)、程序设计根据算法规划,设计舞台并选择合适的角色,编写脚本,执行算法。1.设计舞台与角色。根据需要为角色设计相应的造型,如"提问"造型、"答对"造型、"答错"造型等,在编写脚本时可进行灵活切换。养成好习惯,给角色和造型合理命名。2. 设计脚本。(1)编写初始化脚本,设置提问角色的造型、位置、大小等。友好的操作提示,既能让用户有友好的体验,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2)编写问答交互主体脚本,包括询问和判断两大部分。小知识:Scratch 用“回答”保存询问对话框中用户最近一次输入的信息(数字、字母、汉字、符号等 ),“回答”与“询问…并等待”一一对应。可以将回答内容在舞台上显示出来。三、巩固练习添加更多的题目完善知识问答程序,并分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