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0012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3 滑轮(27页)课件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551325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滑轮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了解滑轮组的使用及特点。 升国旗时,旗手向下拉动绳子,国旗却向上缓缓升起,你知道原因吗? 01 定滑轮和动滑轮 除了杠杆,滑轮也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能绕轴自由转动、周边有槽的轮子。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物体和滑轮同时被提起,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提出问题: (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 演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物重G 拉力F 物体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 自由端移动距离s 定滑轮 F = G 可以改变方向 s = h 动滑轮 不能改变方向 s = 2h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实质上是等臂杠杆。支点在轴心O处;拉力F1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两个力臂 L1、L2 都等于轮半径。 改变拉力方向,还是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相等:S绳=h物 L1= L2 ; F1=F2 = G (不计摩擦)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l2 l1 O F2 F1 动滑轮的实质 支点在绳和轮相切的 O 处;拉力 F1 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 F2;动力臂 l1 是轮直径;阻力臂 l2 是轮半径。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F2. L2 L1= 2L2 ; F1=F2 = G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1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s绳=2h物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O A F l2 = R l1= 2R O G F G 我们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02 滑轮组 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几种组合?这样的组合各有什么特点? 用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分别提高重力相同的物体,在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时,所用拉力多大?拉力移动的距离与物体升高的距离是什么关系? 甲 乙 n:表示承担重的绳子段数. s:表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图甲中的重物由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吊着,若物体升高的距离为h时,则每段绳子都要缩短h,三段绳子缩短的距离都要被拉力拉走,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3h。 分析动滑轮受力可知,四个力平衡:F1+F2+F=G物 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等:F1=F2=F 3F=G物 ①分析判断甲滑轮组的省力与费距离的情况 F2 F1 G物 结论:使用滑轮组省了力,但是费距离。 n=3 S=3h F2 F1 G物 ②分析判断乙滑轮组的省力与费距离的情况 图乙中的重物由二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吊着,每段绳子都要承担物重。物体受F1和F2两个力,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只要用物重的力,就可以提起重物。 图乙中的重物由二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吊着,若物体升高的距离为h时,则每段绳子都要缩短h,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为2h。 n=2 S=2h 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省了力,但是费距离。 思考: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可以怎样绕绳子呢?有几种方法?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①绳子的起点(固定点)不同:甲固定在定滑轮的钩上;乙固定在动滑轮的钩上。 ②拉力的方向不同:甲中拉力的方向向下,乙中拉力的方向向上。 甲 乙 受力分析: F1+F2+ F3+ F4 =G物 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等: F1=F2= F3=F4 = F 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等: F1=F2= F3=F4 = F5= F 受力分析: F1+F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