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0024

【核心素养】3.5.3.2感觉的形成(听觉) 课件--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共28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0973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8张,七下,生物,2024,少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感觉的形成 第三节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冀少版)七年级 下 学习目标 01 第二课时 听觉 01 学习目标 02 激趣导入 03 观察思考 04 新知探究 10 板书设计 09 作业布置 08 课堂小结 07 课堂练习 05 动手实践 06 动手实践 学习目标 理解耳的结构与听觉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认识到听觉对我们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听觉形成及晕车晕船现象的原因,培养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模型等工具,构建听觉知识模型。 在观察耳的模型过程中,提高大家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收集耳卫生保健资料并设计手抄报进行宣传,培养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能力。 关注自身耳部健康,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增强对听力障碍人群的关爱意识,体会人工耳蜗等技术对他们的重要性。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01 复习旧知识 眼球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呀? 视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01 玻璃体 视神经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眼球壁 晶状体 虹膜 瞳孔 角膜 睫状体 激情导入 游泳时耳朵不小心进了水,周围的声音立刻听不清了。这时,侧过头,进水的这只耳朵朝下,用同一侧的脚单脚支撑跳几下,水流出来后,周围的声音就又能清楚地听到了。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就听不到声音了 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02 观察思考 03 观察耳的模型,关注耳的各部分组成。 观察思考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耳由哪些部分组成 2.耳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3.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03 新知探究 04 一、耳的结构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外耳道 耳郭 鼓室 听小骨 鼓膜 内耳 外耳 中耳 新知探究 04 外耳 外耳 分别具有收集、传送声波的作用。 外耳道 耳郭 新知探究 04 中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产生振动 传导振动 内下方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维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咽鼓室 锤骨 镫骨 砧骨 新知探究 04 内耳 睫状体主要由肌肉组成,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内耳 新知探究 04 二、听觉的形成 耳廓 声波 形成听觉 听小骨 震动 听神经 接受刺激 产生冲动 大脑皮层 听觉中枢 神经冲动 耳蜗 传导 外耳道 收集 声波 鼓膜 传导 新知探究 04 二、听觉的形成 1.外界的声波被耳郭收集后,经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 2.听小骨能将来自鼓膜的振动放大并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3.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人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新知探究 04 新知探究 04 三、晕车与晕船 这是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造成的。前庭可以感受重力、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的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刺激,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刺激。这些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后,可形成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一般晕车、晕船,经过一定的锻炼和适应是可以克服的。 为什么会晕车、晕船呢? 学科融合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新知探究 04 四、耳的健康 减少耳机使用时间 不要用尖利的器具掏耳 远离噪音 新知探究 04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除了视觉和听觉外,人体还可以通过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感受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味觉以及冷、热、触、压等多种感觉。 动手实践 05 通过书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有关耳卫生保健的资料,设计一份宣传爱耳的手抄报,分小组在学校或社区向居民宣传爱耳知识。 开眼界 06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耳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来恢复、重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