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为拓宽学生视野,赓续航天精神,我校将组织全校师生前往航天科技馆,开展以“致敬航天英雄,感悟航天精神”为主题的航天科技研学活动。让我们旅有所见,行有所获,一起开启奇妙的航天之旅吧! 情景导入 22 太空一日 杨利伟 任务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抓住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思维能力) 2.精读词句,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敢精神。(审美创造) 3.通过《太空一日》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 01 基础任务 基础过关 一、走近作者 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003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颁“航天功勋奖章”。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二、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天地九重》(解放军-出卷网-2010年版)。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3分,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2010年,解放军-出卷网-推出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书中,杨利伟对进入太空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了极为全面、详尽的描述。 三、扫清字词障碍 弧形( ) 炽热( ) 轮廓( ) 俯瞰( ) 遨游( ) 稠密( ) 瞬间( ) 烧灼( ) 无虞( ) 舷窗( )赫兹(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 屏息凝神( ) hú chì kuò kàn áo chóu shùn zhuó yú xián zī fǔ jūn bǐnɡ 炽热: 轮廓: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本末倒置: 屏息凝神: 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02进阶任务 01 中国航天,我知道 02 太空一日,我体验 03 英雄风采,我学习 04 参观感悟,我留言 第一课时 01 中国航天,我知道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有朝一日展翅飞翔、遨游太空。从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到明朝万户(人名)进行的人类最早的固体火箭升空实验,中国人的飞天梦做了数千年。 2003年10月15日9时0分0秒,“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以后,于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的主着陆场。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 中国航天事业概略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乘“神舟”,赴太空。在迈向宇宙的漫漫征途里,这是又一次光辉的起航。 中国航天事业概略 02 太空一日,我体验 001 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浏览的方法。说一说杨利伟经历了怎样的太空一日,请用一个词来概括。 这篇文章写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从升空到遨游再到返航的过程。可以用惊心动魄、令人后怕、充满意外等词来概括。 002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文章,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单。 次数 遇到的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 第二次意外 第三次意外 第四次意外 第五次意外 次数 遇到的意外情况 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 第二次意外 第三次意外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