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1141

2024—2025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532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来宾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题 ( 年 ) ( 顷 ) ( 顷 ) 历史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6题,48分) 1.孔子的弟子大多出身于平民,如颜回、子路、曾参、仲弓等,他们生活贫困简朴;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一些出身于贵族,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政治业已衰落 B.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C.文化教育得到普及 D.士阶层的强势崛起 2.唐代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或部落首领担任,可世袭,享受朝廷固定的俸禄,羁縻府州还享有一定的财税自治权和优惠的经济待遇。唐政府允许羁縻府州拥有本部兵马来守疆卫土,但要接受中央或都护府的节制和调遣。由此可见,唐代的羁縻府州制度() A.具有很大的割据隐患 B.加重了唐朝的财政负担 C.扩大了唐朝政治版图 D.容易被少数民族所接受 3.如图所示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由此可知,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置() A.放松了对社会的管控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减轻了边疆边防压力 D.促进了思想文化繁荣 4.如表是清朝中叶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 全国耕地面 积 全国人口 数 人均耕地 1753 49015031公 183678259 4.00亩 1766 年 52048860公 顷 208095796 3.75亩 1812 年 52595303公 333700560 2.36亩 A.人口增长使资源危机显露 B.生产力水平开始大幅下降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体 D.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 5.1897年,谭嗣同在《仁学》中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平等者,致一之谓也,一则通矣,通则仁矣”。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谭嗣同和孙中山的主张() A.反映中国人对救国道路不断探索B.为维新变法兴起提供理论依据 C.通过革命手段建立新的政治制度D.说明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6.列宁曾有过阐述:“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当满足了“下层不愿”和“上层不能”两个因素,辛亥革命得以爆发。对照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客观情势,“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主要归因于()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的提出B.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 C.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7.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权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委员会,地方设省、县、区、乡(市)四级苏维埃政府。当时,共建立省级苏维埃政权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19个。以上机构和政权的建立() A.为保障民众权益提供了政治支撑B.为红军长征胜利准备了军事资源 C.为减租减息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D.为国共两党合作扫清了思想障碍 8.如图为古元在八路军三五九旅体验生活时创作的木刻画,画中描绘了“穿着军衣的庄稼汉”整齐有序、勤奋劳动的秋收场景。这幅画反映了() 部队秋收 A.军民一家的鱼水之情 B.精兵减政的具体贯彻 C.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 D.减租减息的成效显著 9.曲线图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判断下图应为() A.中国法律出台数量曲线图 B.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变化曲线图 C.全国人大议案数量曲线图 D.中国新增建交国家数量曲线图 10.1979年12月,上海市为解决城市蔬菜供销问题,下放60余种蔬菜小品种的价格管理权,实行由菜场自由选购,农商协议成交,收购价适当浮动,零售价实行“死毛利,活价格”的做法。这一措施()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D.反映了农村改革的成效显著 11.11至13世纪是欧洲城堡建设的兴盛期,塔楼等要塞不断被加固和改进。14世纪,塔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