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节 远离违法犯罪 善用法律维权 中考解读 第65页 『基本观点』 1.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规则与自由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考点1:规则与秩序 考点1:规则与秩序 1、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考点1:规则与秩序 2、社会规则 (1)形成: (2)种类: (3)重要性: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考点1:规则与秩序 4.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维护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考点1:规则与秩序 5.积极改进规则。 (1)原因: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做法:①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考点1:规则与秩序 …………………………… 增分提示 ………………………… 1.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点拨】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规则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都具有强制性。 【点拨】错误。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只有法律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真题检测1』 1.(2024·广东省)近年来,我国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非法穿越国家自然保护禁地。但仍有不少户外活动爱好者擅自闯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在野外遇险造成伤亡。这告诉我们( ) ①行使自由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②热爱自然也应怀有敬畏之心 ③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④锤炼意志更要勇于突破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2022年四川遂宁)近年来,“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全国人大的一种常态。普通公众如何参与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进全国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其中一条被采纳。这说明( ) ①全体中学生必须积极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 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③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 ④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2024·天津市)生活中,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下列标志提示我们( ) A.维护秩序靠规则 B.自由划定规则的边界 C.规则一经制定就不能改变 D.建立规则的目的在于限制自由 A 3.(2024·荆州市)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