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1793

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计算题典型考点 归纳练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634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物体,算题,复习,二轮,物理,中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计算题典型考点 归纳练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 一、计算题 1.解放军在一次夺岛演习中,出动了05型履带式水陆两栖突击车。该车总质量为28.5t,同时,该车装配有输出功率为的发动机,机动性能卓越(g取10N/kg)。 (1)该车在平面沙滩上行进时,两条履带与沙滩的总接触面积为,求该车对沙滩的压强; (2)该车在水面漂浮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取) (3)该车在水上最快的速度可达25km/h,若该车以21.6km/h的速度在水面上匀速行进10.8km时,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全部用于做机械功,则发动机做了多少功?求该车在水面上匀速行进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2.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密度为0.4×103kg/m3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30cm时,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求: (1)物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占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2)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时,弹簧对物块A的拉力为F=6N,求物块A的体积。 3.如图甲所示,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塑料薄管漂浮在水中,此时塑料薄管中液体的深度为,塑料薄管底部距离水面的深度为。塑料薄管的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和g已知,求: (1)图甲中塑料薄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用题中已知物理量表示); (2)塑料薄管内液体的重力(用题中已知物理量表示); (3)若在塑料薄管底部用不可伸长的质量和粗细都不计的细绳拴住体积的金属小球,此时塑料薄管内的液面和烧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如图乙所示。若测出,,底面积,,,则金属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4.一个柱形木块,底面积为50cm2,高10cm,放入底面积为100cm2的盛有水的圆柱形杯子中,木块露出水面高度为4cm(如图甲),在杯子侧壁水面位置做一标记记为A;将一石块轻轻放在木块正上方,静止后木块刚好浸没水中(如图乙),在杯子侧壁水面位置做一标记记为B;用轻质细线将石块与木块连接后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丙所示。 (1)求木块的密度。 (2)分析图乙中木块底部相对于标记A变化的距离。 (3)分析图丙中水面相对于B的变化,并写出推理过程。 5.小海用大塑料瓶(大瓶)和开口的小玻璃瓶(小瓶)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浮沉子”。装有适量水的小瓶开口朝下漂浮在大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的瓶盖使其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通过挤压大瓶可实现小瓶的浮沉,挤压过程中,小瓶不接触大瓶瓶壁。小瓶可视为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S=2cm2,高h=7.5cm,忽略其底和壁的厚度。第一次用适当大小的力挤压大瓶,小瓶仍漂浮,此时简化的模型如图乙所示,两瓶内水面的高度差h1=3.5cm,小瓶开口处到大瓶内水面的距离h2=7cm。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不装水时小瓶的质量; (2)第二次再用适当大小的力挤压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时小瓶内水增加的质量; (3)当“浮沉子”恰好在水中悬浮,与漂浮时相比较,小瓶内水对瓶口处压强的变化量。 6.福船的出现为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记载:“永乐三年,将领宫军乘架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经学术界考证,二千料海船就是福船。福船满载时,船和货物的总质量可达1200吨,航行时的平均速度为30km/h。(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在海上运行2h,福船可以航行多少千米? (2)船体某处离水面3m,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福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7.小明帮妈妈做饭时想测食用酱油的密度,于是他用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密度秤。密度秤由容积为的盛液筒和高度为25cm、底面积为的圆柱体浮筒组成。如图所示,盛液筒内没有液体时,将密度秤放入水中,密度秤静止时浮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0cm。将盛液筒倒满酱油,待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