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章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分层有什么意义? 湖泊群落的垂直结构 植物地下部分的分层现象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分层有什么意义?26页 绿藻 褐藻 红藻 浅层 中层 深层 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中的穿透力是有差别的。 海洋中的藻类垂直分布是海洋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有效的避免的竞争,充分利用了光能。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垂直结构的意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群落的形成是不同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草原群落的水平结构 草原群落的水平结构 针茅草呈斑块状分布,其他草本植物呈镶嵌分布 ① ② ③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立体农业教材32页 板栗--茶树结构 板栗:深根性树种 高度3-4m 喜光 茶树:根系较浅 高度1m左右 耐阴 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照,土壤中不同深度的水分和无机盐;板栗增加枯枝落叶,使得茶园的小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均有利于茶树生长。 稻-萍-鱼模式 佛手瓜-生姜模式 任务4:尝试分析下列2种模式的群落结构怎样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佛手瓜种植密度小,间隙种植生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佛手瓜枝蔓遮荫促进喜阴的生姜生长。 鱼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供水稻光合作用;水稻田害虫、浮游动物、杂草的数量因养殖鱼而大大下降;收获的鱼还带来经济效益。 五、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候鸟迁徙 仓鼠冬眠 非洲肺鱼 夏眠 四季植物群落变化 六、生态位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教材27页 研究植物的生态位 该植物在研究区域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研究动物的生态位 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教材28页 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 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yù]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1. 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 ①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②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 ③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 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 任务5:分析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教材28页) 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宽度为2000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biāo草带,宽度为400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 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