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健康地生活 一.题型突破 题型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题关键1:必备基础知识 1、传染病概念:由 病原体 引起,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和流行性 。 3、病原体概念:引起传染病的 细菌、病毒、寄生虫 等生物。 4、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源 (患病的人或动物、携带者)、 传播途径 (空气、饮食、生物媒介)、 易感人群 (未患病的健康的人)。 5、传染病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对患病的人或动物进行处理,如治疗、隔离病人,打针吃药;焚烧、杀死、深埋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开窗通风、戴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 (打疫苗、锻炼身体)。 解题关键2:区分流行环节 1.媒介生物只携带和传播病原体而不患传染病,它们属于传播途径。 2.例如,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患者属于传染源,疟原虫是病原体,而按蚊属于传播途径。 解题关键3:区分预防措施 1.区分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看对谁采取措施。 2.对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 3.如果是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如不让其他人进入传染病医院。 1.(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因此流行性感冒容易大规模流行。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甲的唾沫和飞沫中含有病原体,甲是传染源;乙是病原体离开甲到达丙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丙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属于易感人群。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甘肃陇南·中考真题)今年春季甲流来袭,让一些同学相继“中招”。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甲流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甲流患者属于传染源,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题型二 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题关键1、人体免疫(必备知识) 1、人体的三道防线和两种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体的两种免疫 特点 组成 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菌、清扫异物 非特异性 免疫 (先天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针对 多种 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溶菌酶 )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溶解细菌; 吞噬细胞 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胸腺、淋巴结、脾脏)和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产生 抗体 、清除 抗原 特异性 免疫 (后天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2、免疫的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如肿瘤细胞)。 解题关键2、辨析抗原和抗体 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疫苗、移植器官、过敏原、蛇毒、输入的他人血液等“非己”成分及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都是抗原。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抗原。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