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3155

第1课 邓稼先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481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邓稼先,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邓稼先 作者:杨振宁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升语言基础素养。 2.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准确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提高信息梳理与整合能力。 3.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多种写作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其对表现邓稼先精神品质的精妙之处。 4.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们在艰苦环境下坚持科研、不畏艰难的高尚品格, 同学们,看到这些震撼的图片,你们知道这些核武器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吗?那你们又知道是谁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 ——— 邓稼先。 课程导入 邓稼先(1924-1986),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安徽怀宁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内忧外患。国际上,美苏争霸,世界笼罩在核阴影之下,美国对新生的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挥舞着核大棒进行威胁,妄图将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国内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在这样极端艰难的困境下,中国毅然决然开启了自主研发核武器的征程,而邓稼先正是这条荆棘路上的领军人物。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传记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读一读 预习检查 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挚友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xūn diàn pìn yáo sòng zhòu lún zhì xiǎn xiè cuì qì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读一读 预习检查 宰割 彷徨 孕育 曛 罗布泊 铤 殷红 无垠 kuì yù rú zǎi pánɡ yùn xūn pō tǐnɡ yān yín lù 燕然 邓稼先 萦带 读一读 预习检查 jià yínɡ yān 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章是通过哪几个部分来展现邓稼先的一生的,每个部分又讲了什么。”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两弹”元勋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把邓稼先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 1 - 4 段) (第 5 - 14 段) (第 15 - 18 段) 整体感知 民族感情?友情? “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作者为邓稼先领导科研人员独立设计“两弹”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第 19 - 20 段) (第 21 - 22 段) (第 23 段) 精读细研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标题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思考小标题对文章条理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方面的意义,加深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精读细研 速读课文,勾画出描写邓稼先突出贡献的句子,说说他取得了哪些成就,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弹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精读细研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