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3500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0331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2025春 政治认同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能够将中华人文精神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中汲取促进健康成长的精神养分,塑造理想人格,增强责任担当。 新课导入 P43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是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更是世界对春节所蕴含人文精神的认可。阖家团圆、传承习俗、传递祝福,这些人文精神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呢? 本节课一起学习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新课讲授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新课讲授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新课讲授 相关链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新课讲授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但他们分别效力于蜀汉和东吴两个敌对的政权。尽管立场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断绝关系或相互攻击。相反,他们经常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以上两个故事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处世方法?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启发我们相处要尊重差异,彼此包容,和谐相处。 这些古代神话传说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启发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利于我们塑造理想人格。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体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启发我们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文艺作品融为一体,塑造自己的审美气质。 它的精神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启发我们不为物役,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探究分享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笔记落实】1.中华人文精神的意义、主要体现? (1)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笔记落实】2.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有哪些(含义、意义)? 01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02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03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04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