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2课时 教材 商务星球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7.4 撒哈拉以南非洲》。本节主要介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分区、主要国家、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黑种人的故乡这一人文地理特征。本节内容在地理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学生建立对非洲地区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地理知识,但对非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背景了解较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较高,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对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认识较为模糊。因此,本节课将通过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 1. 读图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2.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 综合思维 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2.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分析地理要素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方法。 2. 能够绘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 人地协调观 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观念。 2. 通过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读图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2.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 3.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难点 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分析地理要素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方法。 3. 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观念。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学案、视频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驱动 导入新课 (1) 提出问题:你知道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吗? (2) 播放视频:展示非洲象庆祝满月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小象小九。 (3) 引出问题:小象小九的父母的家乡在哪里? (4) 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6)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初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导入新课 (1) 提出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主要国家? (2) 播放视频: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 (4)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5) 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引导学生阅读地图。 (6) 引导学生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1. 思考回答问题。 2. 观看视频,认识小象小九。 3. 观察地图,初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4. 观看视频,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5. 阅读地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国家。 6. 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评价任务 1. 位置准确: 2. 国家明确: 3. 地形特征清晰: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通过视频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