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3876

21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 (5份)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2511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5份,2024-2025,学年
    (课件网)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学习任务一:背景介绍,营造氛围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璱人,号定盫(ān)。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代表作】《定盫文集》。 走近作者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民不聊生。龚自珍不满时政又无力改变现状于是辞官离京,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创作背景 学习任务二: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1.听范读,然后同学们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出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之后提出问题大家共同研究。 提示: (1)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的马鞭 落花 内容解读 大意: 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结合注释翻译文本 2.读全诗并总结概括这首诗主要内容与诗人的思想感情。 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己亥年间,诗人辞官失意告别承载自己多年为官岁月和政治理想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绪。 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历史资料 龚自珍辞官回乡后,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文,如《己亥杂诗》。他还致力于教育,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等讲学,培养人才,传播自己的思想,继续关注国家命运,1841年夏末写信给江苏巡抚梁章钜,希望入其幕府,去上海抵抗英军北侵,直接参加鸦片战争,期望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贡献力量,可惜还未动身,就于当年九月突发急病,在云阳书院离世。 学习任务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诗人是怎样写愁绪的? (1)借景抒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用 “白日斜” 这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日暮途穷、凄凉惨淡的氛围,烘托出诗人离京时的惆怅和迷茫,将无形的愁绪寄托于有形的景色之中,使愁绪更加具体可感。 (2)化抽象为具体:“浩荡”二字具象化离愁,将无形的愁绪赋予了有形的质感,仿佛如江水般汹涌澎湃,连绵不绝。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指什么?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赏析这两句诗。 本意:指“落花” 文意:暗指自己辞官。 诗人以花自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 白日斜 天涯 离愁 离别的伤感回归的喜悦 落红 护花 象征奉献 寄寓爱国情怀(课件网) 游山西村 陆游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