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液体 学习任务一 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液体的表面张力”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表面层:液体跟气体接触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作表面层.如图所示是液体表面附近分子分布的大致情况. 表面层特点:由于蒸发,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 ,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 ,分子力表现为 . (2)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存在的使 的相互吸引力叫作表面张力. (3)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内 作用的结果.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 ,使液体表面积趋于 . 例1 [2024·北京八中月考] 用一段金属丝做成环状,把棉线的两端松弛地系在环的两点上,然后把环浸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使环上形成肥皂膜,如果用针刺破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则如图甲、乙、丙所示三个图中,可能的是图 ( )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反思感悟] 变式1 (多选)[2024·广东深圳中学月考]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 C.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D.丁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平行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1.液体的性质 (1)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 (2)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 2.液体的微观结构的特点 (1)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是密集排列在一起的,分子间距比固体稍大. (2)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小. (3)液体分子的热运动的特点表现为振动与移动相结合. (4)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 3.液体的表面张力 (1)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宏观表现.由于表面层内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 (2)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所示. (3)作用效果: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 学习任务二 浸润和不浸润 [教材链接] 阅读教材“浸润和不浸润”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 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象叫作浸润. (2)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 在这种固体的表面,这种现象叫作不浸润.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 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 的现象,叫作毛细现象.在液体和毛细管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管的内径 ,毛细现象越明显. 例2 [2024·天津一中月考] 如图所示,水滴在洁净的玻璃面上扩展形成薄层,附着在玻璃上;在蜡面上可来回滚动而不会扩展成薄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浸润石蜡 B.玻璃面上的水没有表面张力 C.蜡面上水滴呈扁平形主要是由于表面张力 D.水与玻璃的相互作用比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 [反思感悟] 变式2 (多选)[2024·湖北黄冈中学月考] 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会发生弯曲,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 ) A.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B.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C.液体在器壁Ⅰ内的高度变高 D.液体在器壁Ⅱ内的高度变高 [反思感悟] 【要点总结】 1.浸润和不浸润的成因:当液体和与之接触的固体间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时,液体能够浸润固体;反之,液体不浸润固体. 2.浸润与不浸润的相对性: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例如,水银不浸润玻璃,但浸润铅;水不浸润油脂,但浸润玻璃. 3.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及浸润现象都有关系. 如图所示,甲是浸润情况,此时管内液面呈凹形,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会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因而管内液面要比管外高;乙是不浸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