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木兰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朗读诗歌,积累字词 3、结合注释,读懂诗歌 花木兰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木兰祠 木兰雕塑 河南商丘虞城县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帖 积累一个多音字 服帖、妥帖、熨帖 请帖、帖子、庚帖 字帖、碑帖、临帖 积累二个成语 磨刀霍霍:现在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加紧准备。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含义 1.朗读课下注释。 2.读诗歌,结合注释,自读自讲,理解大意。 3.概括主要内容:每读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第1段写木兰无心织布,不停的叹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木兰诗 第2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第3段写木兰为出征做准备和奔赴战场。 第4段概写十年征战生活。 第5段写木兰凯旋,向天子辞官,请求归乡。 第6段写木兰还乡与家人团聚的热闹场景。 第7段以兔为喻,赞颂木兰。 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重点品读第4段,第6段,赏析语言、写法,分析木兰形象。 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鞍鞯 (jiān)机杼(zhù) 燕山(yàn) B.戎机(róng)辔头(pèi) 鸣溅溅(jiān) C.可汗 (kè hàn)云鬓 (bìn)霍霍(huò) D.朔气 (shuò)金柝(tuò) 胡骑(qí) yān hán jì B 课前检测 齐读预习提示第二条 这首民歌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学习时注意从这两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选取典型情节分析: 第四段———英雄气概 第六段———女儿情怀 品读诗歌第4段,欣赏木兰的英雄气概 这一段共有30个字,6句话,却写出了三个层次,真可谓言简义丰。请你咬文嚼字,品读这几句话,说说你的发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例如:我从“万里”这个词中读出了木兰行军路途的遥远,感受到她一路上的艰辛。 承上启下,表述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可谓字字千金。 动作描写精彩传神:“赴”字写出木兰奔赴战场的英勇无畏、义无反顾;“飞”字写出了战事紧迫、行军神速,表现出木兰跃马驰骋、勇敢矫健的英雄形象。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环境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描绘了恶劣的环境、寒冷的气候,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从侧面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这一修辞手法,意思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很多年之后得胜而归。木兰身经百战,历时多年凯旋而归,也充分说明她的英勇善战,表现了她的英雄气概。 积累一种修辞手法———互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 ,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文句相关的词句里面,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本诗中运用了互文的句子还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品读诗歌第6段,欣赏木兰的女儿情怀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齐读,读出层次。 2.品味语言的传神之美,感受木兰的女儿情怀。 第6段84个字,16句诗,分别描绘了家人、木兰、火伴的动作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