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5485

6.5国家司法机关 同步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077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国家,司法机关,同步,教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八下《6.5国家司法机关》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国家司法机关》是本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五框内容,本框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人民法院,二是人民检察院。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度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政治认同。本框题主要讲述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人民法院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也有所提高。但由于自身年龄及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还不能很好地区分。本节课将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从性质、职权等方面加以区分,从而正确认识我国的司法机关。 3.【教学目标】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2025最高法报告中的“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楼上住户厨房改厕所案”“胡某忠诉金沙县人民政府强制使用土地及行政赔偿案”,明确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职权、行使职权的要求和意义,对人民法院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人民法院能够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分析“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进行“假如我是检察官”议学活动,明确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职权、行使职权的要求,知道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认同:通过观看2025最高法和最高检工作报告视频,知道过去一年司法机关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司法答卷,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司法机关的性质、职权。 教学难点:理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意义。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情境体验法、互动探究法。 6.【设计思路】本课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被写入2025两高报告)为切入点,结合该案和2025年最高法、最高检报告贯穿该课,设置一个总议题:从两高报告看司法机关如何答好“为民之卷”?下设两个分议题,分议题1:法槌敲响正义强音—人民法院如何守护正义天平?分议题2:检徽映照为民初心—人民检察院怎样维护公平正义?使学生在层层议学探究中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知道过去一年司法机关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司法答卷,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5年2月末,一个名字登上了热搜。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问:从这则消息中,你看到了哪些国家机关? (提示: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过渡:没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6.5国家司法机关》,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设计意图:时政热点引入主题和主线情境。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从两高报告看司法机关如何答好“为民之卷”? 分议题1:法槌敲响正义强音—人民法院如何守护正义天平? 知识关联:1.人民法院的性质2.组织体系3.职权4.行使职权的要求和意义 【议学情境】让我们梳理一遍该案件... 1993年起,余华英陆续伙同其丈夫等人拐卖17名儿童。 2022年6月,余华英在重庆市大足区被抓获。 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余华英案。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2023年11月28日,余华英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 2024年1月8日,为查清其犯罪事实,贵州省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