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图1为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图2为该河流某处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1河流地貌的塑造,主要源于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堆积作用 ④溶蚀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图2所示横截面与图1河流地貌对应合理的是( ) A.T—甲—凹岸 B.T—乙—凸岸 C.P—丁—凹岸 D.P—丙—凸岸 读等高线地形(单位:米)图,完成3~5题。 3.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4.图中河流堆积物从B处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5.图中C所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V”形,流水侵蚀 B.“V”形,流水沉积 C.“U”形,流水搬运 D.“U”形,冰川侵蚀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学校开展了以“流水地貌”为主题的研学摄影展。下图是摄影展中获奖的三幅景观照片。 (1)请分别写出三幅照片所示的流水地貌名称。 (2)请从景观特征的角度,为甲地貌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 (3)乙、丙两幅照片被分在了同一个展区,请从成因角度给这个展区命名,并说明它们在成因上的共同点。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7~9题。 7.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下游 ③河流凸岸 ④河流凹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改道逐渐西移 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 D.溯源侵蚀加剧 9.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 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 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 [2024广东湛江高一期末]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10~11题。 10.导致②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凸岸侵蚀 B.河流凸岸堆积 C.河流凹岸侵蚀 D.河流凹岸堆积 11.下列地区最容易形成牛轭湖的是( ) A.横断山区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呼伦贝尔草原 [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中下游蜿蜒曲折,河湾迁移较频繁。下图示意白河中下游某段河湾(几乎无人为干扰)。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河滩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白河中下游地形和河谷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 A.地形崎岖,河谷深而窄 B.地形平缓,河谷浅而宽 C.地形崎岖,河谷浅而宽 D.地形平缓,河谷深而窄 14.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黄淮海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2)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3)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参考答案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 流域的河流地貌 1.C 2.A 解析 第1题,图中河流为曲流,凹岸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①正确;凸岸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③正确。故选C。第2题,图2中T岸坡度陡,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凹岸,对应图1中的甲和丙;P岸坡度缓,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凸岸,对应图1中的乙和丁。故选A。 3.A 4.D 5.A 解析 第3题,图中B处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变平,河道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第4题,图中河流从B处到A处是从上游到下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