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5952

第1单元测评--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604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测评,--2025,教版,地理,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022年9月13日发布公告,国际永久编号为529729号的小行星以西北大学命名,称为“Xida”星。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绕日运行周期约为5.3年。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Xida”星轨道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天文学家推测“Xida”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根本原因是该小行星(  ) A.距离太阳太近 B.质量、体积较小 C.公转周期太短 D.大气层太厚 3.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024山东德州高一期末]光伏树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各种仿生树相结合,具有多种功能的发电装置,多设置在大城市生态公园内。下图为某城市生态公园的光伏树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4.与普通路灯相比,光伏树可以(  ) ①遮阴避阳 ②增强亮度 ③美化景观 ④节能减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仅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宜设置光伏树的是(  ) A.广州 B.乌鲁木齐 C.成都 D.上海 [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一期中]“白太阳”是太阳活动极小期的重要标志,即太阳大气无黑子现象。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太阳活动极小期(  ) A.①层的太阳黑子较多 B.③层的带电粒子较多 C.②层的耀斑活动较弱 D.③层的太阳黑子数较少 7.“白太阳”现象持续发生期间(  ) ①全球的降水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次数将会减少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地表温度明显升高,全球出现暖冬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8~10题。 甲 乙 8.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时期是(  ) A.前寒武纪 B.中生代 C.古生代末期 D.新生代 9.下列地理事物,在⑤时期不存在的是(  ) A.恐龙 B.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 D.裸子植物 10.按由老到新的进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前寒武纪→中生代→古生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2024广东广州高一期中]2022年8月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科学家在葡萄牙中部庞巴尔附近发现了巨型恐龙骨架,葡萄牙古生物学家称这可能是欧洲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恐龙的骨骼化石。据报道,这些遗骸被认为是蜥脚类恐龙的遗骸,这是一种高12米、长25米的食草恐龙,大约在1.5亿年前在地球上生活,蜥脚类动物具有典型的长脖子和尾巴,是地球上有史以来较大的动物之一。据此完成11~12题。 11.蜥脚类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泥盆纪 B.二叠纪 C.侏罗纪 D.新近纪 12.蜥脚类恐龙生存的年代(  ) A.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形成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 C.开始出现裸子植物 D.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14.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B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16.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