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北京时间2023年4月16日,我国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作为全球降水测量卫星之一,风云三号G星在离地球407千米太空中,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进行高精度观测。下图为风云三号G星。据此完成1~2题。 1.风云三号G星观测的现象主要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2.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过程中气温( ) A.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B.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C.总体越来越高 D.总体越来越低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力,细颗粒物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的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秋末冬初容易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促进作用的有( ) ①强劲北风带来沙尘 ②进入冬季燃煤取暖 ③秸秆大量焚烧 ④植树造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所示气温垂直分布状况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 5.有雾霾的天气,总是让人感觉比较昏暗,其原因主要是( ) A.大气中的颗粒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大气中的颗粒物增强了地面辐射 C.大气中的颗粒物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D.大气中的颗粒物削弱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6.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的含义分别是A ,F ,I 。 (2)从能量上看,A>D的原因是 。 图中I的作用是 。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 。 原因是 。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年1月9日,一个由联合国支持的专家组在美国气象学会第103次年会上表示,因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化学品的一致行动,南极洲上空臭氧层巨大的空洞正在逐步缩小,有望在40年内得到修复。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臭氧集中分布在图中的( ) A.a B.b C.c D.d 8.臭氧空洞缩小将会使南极洲( ) A.整体气温迅速升高 B.陆地冰川面积减少 C.近地面紫外线增强 D.火山、地震频发 大气混合层是气象要素随高度分布趋于均匀的大气边界层,其下层空气湍流强,上层空气湍流弱。在众多城市污染物中,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下图为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我国北方某城市每日8次气象观测所对应的混合层高度。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大气混合层高度呈现日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10.据图推测该城市NO2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 ) A.1—2时 B.7—8时 C.13—14时 D.17—18时 2021年7月1日,敦煌的光热电站调动了3 700多面定日镜,拼组巨幅党徽为建党百年献礼。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12.定日镜拼组出闪亮党徽与图甲中的哪个过程相关 ( ) A.① B.③ C.④ D.⑤ 13.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建温室大棚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 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什么 (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3)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1.A 2.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