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647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三单元实验3-3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同步练习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289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植物,同步,检验,元素,某些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三单元 实验3-3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不宜用减压过滤,溶液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应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B.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应将其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C.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D.为检验火柴头中是否存在氯元素,将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元素。 答案:D 解析: 解答:A、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不宜用减压过滤,溶液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应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正确;B、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应将其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正确;C、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历程,正确;D、火柴头中氯元素以KClO3形式存在,应该用燃尽的火柴头浸泡或加NaNO2、AgNO3、HNO3溶液加以检验,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仪器法检验物质的使用、氯元素的检验等,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元素的检验是解题的关键 。 2. 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观察下层是否变为橙红色 B.滴入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解答:溴乙烷分子中虽然有溴原子,但溴乙烷既不溶于水,在水中又不能电离出Br-(不同于HBr),所以溴乙烷不能直接与新制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反应。可见选项A、B是错误的。但溴乙烷在NaOH的水溶液存在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卤代烃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并且生成物中有Br-生成。这样可通过Ag+与Br-反应生成浅黄色的AgBr沉淀来检验溴元素的存在。但还要注意,AgNO3溶液还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对Br-的检验。因此在检验Br-前还必须先中和溶液中的NaOH。由上述分析可知,只有选项D正确。 分析:本题将卤代烃水解知识与卤素离子的检验知识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3.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B 解析: 解答:茶叶灼烧在坩埚中进行,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不符合题意;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B符合题意;过滤用到漏斗、玻璃棒、烧杯等仪器,C不符合题意;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D不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方法的设计,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 4. 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①逐滴加入6 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③逐滴加入6 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