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卖 炭 翁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2.学习《卖炭翁》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 3.体会《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难点) 新课导入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的诗人,其中白居易就是一位。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新乐府诗《卖炭翁》,看看这次是为何事而作呢?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曾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并序)》等。 走近作者 《卖炭翁》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 ,实为掠夺。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抨击这样的黑暗现实。 背景资料 了解——— 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解题: 乐府诗 叙事诗 讽喻诗 原作题下有小序——— “苦宫市也” 两鬓苍苍 辗 冰辙 泥中歇 翩翩两骑 口称敕 回车叱牛 宫使驱将 一丈绫 系向牛头 bìn cāng niǎn zhé xiē piān piān qí chì chì jiāng líng jì 读一读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niǎn)冰辙(zhé)。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piān)两骑(qí)/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ānɡ)/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línɡ),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伐 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 炭 翁 木柴。 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灰白。 做什么用。营,谋求、需求。 砍,砍伐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因长年烧炭)变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使人怜悯。 希望。 天亮。 同“碾”,压。 车轮滚过地面碾出的痕迹。 困倦,疲乏。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和人都又困又饿,太阳也已经升得很高了,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