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7331

云南省砚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906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云南省,试题,答案,PDF,地理,砚山县
  • cover
云南省砚山县第一中学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选择性考试)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题 3分,共 48分. 下表表示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2 小 时 26 5 小 时 42 昼长最大差值 24小时 0小时 分 分 1. 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2.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 A 8 小时 31 分 B. 9 小时 9分 C. 10 小时 42 分 D. 11 小时 22 分 读某时刻北美洲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完成下面小题。 3. 出现连续性降水的是 第 1页/共 7页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 关于图中甲和丁两地的气温、气压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气温低气压低 B. 甲地气温高气压高 C. 丁地气温低气压高 D. 丁地气温高气压低 下图为“南美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 M 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 雾 B. 云层 C. 降水 D. 降雪 6. 若图中的风力减弱,则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降低沿岸大气湿度 B. 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C. 降低沿岸海水温度 D.“厄尔尼诺”影响明显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 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 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 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7. 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原因主要是( ) 第 2页/共 7页 A. 相对高度小,坡度陡 B. 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 C. 人类活动强度 D. 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 8. 形成“沟谷季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年降水量丰富 B. 土壤水分充足 C. 太阳光照强烈 D. 海拔低,气温高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十大沙地之一,东起大兴安岭南段西麓,向西延伸约 340千米,南北宽 30~100 千米。该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 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这里分布的温带榆树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是 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该地生态环境。下图是浑善达克沙地温带 榆树稀树草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9. 当地政府依据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采取了恢复植被的不同措施,正确的有( ) ①东部可大面积植树造林②东部可选种耐旱树种,小面积造林③西部可采取封沙育草措施④西部可采取设 置草方格沙障措施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0. 浑善达克地区 合理发展方向是( ) A. 改良土壤,大力巩固和发展种植业 B.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 C.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局地气候条件 D. 发挥人口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甲、乙两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两区域。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第 3页/共 7页 11. 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不同 B. 热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12. 下列能够体现图乙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强③水稻土④水田耕作业⑤综合性工业基地⑥重工业基地⑦ 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②③⑦ 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 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该图说明我国( ) A. 煤炭在能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