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知识脉络: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脉络。 2.核心内容:掌握四大理论成果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实践意义。 3.价值认同:增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理解中国道路的独创性和优越性。 学习目标 1.“文革”(66-76年)之后为5年一届,之前的不太规律。 2.“文革”76后: 党代会:72规律 2022年 二十大 人代会:83规律 2023年 十四届 3.每一届的五年期间 党代会:有事就开 中共几届几中全会 人代会:一年一开 几届第几次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年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年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年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年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年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年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年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8年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3年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8年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23年 中共一大:1921 年 中共二大:1922 年 中共三大:1923 年 中共四大:1925 年 中共五大:1927 年 中共六大:1928 年 中共七大:1945 年 中共八大:1956 年 中共九大:1969 年 中共十大:1973 年 中共十一大:1977 年 中共十二大:1982 年 中共十三大:1987 年 中共十四大:1992 年 中共十五大:1997 年 中共十六大:2002 年 中共十七大:2007 年 中共十八大:2012 年 中共十九大:2017 年 中共二十大:2022 年 课程导入 历史小知识一:两会召开时间巧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村料一: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道:“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历史小知识二:中共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 毛泽东 邓小平 课程导入 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四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分别创立或是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设思想与理论呢? 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确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 1.过程 1978年 中国共产党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82年 中国共产党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形成与确立 一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2017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习近平新时代 两年徘徊时期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形成与确立 一 1.过程 1987年 中国共产党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经济 建设 一个中心 改革 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两个基本点 1956年 1990年底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温饱水平 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小康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步走”战略部署(P52) 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形成与确立 一 1.过程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一 1.过程 199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