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7641

【学霸题优】4.10 人体的自我调节 知识清单--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2768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七下,生物,2024,学霸,清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 第10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默写篇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作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和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两大类,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进入眼球的光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可以沿着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当声波引起的振动传到内耳时,耳蜗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而产生冲动。 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接受不同类型的外界刺激,各种刺激经过处理被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形成各种感觉。 生长激素促进身体的生长。性激素主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对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都有影响。 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易患侏儒症;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易患巨人症;如果已经到了成年阶段,生长激素异常增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就会患呆小症;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不足,则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乏胰岛素时,易患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识图填空 背记篇(子栏目涉及【知识拓展】、【识图要点】、【特别提醒】) 考点0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由脑神经与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又叫作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沿一定方向传导冲动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树突可能有许多,而轴突一般只有一个,树突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则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作神经节。 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作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较灰暗,称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白质。 考点02 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作反射。神经系统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作反射弧。反射弧都由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即产生冲动,由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再发出冲动,由传出神经将冲动传达到效应器,使效应器作出反应。神经中枢则是反射弧上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有关联系结构。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作条件刺激 如果要使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长时间保持下去,还需要经常使用非条件刺激与之结合。否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当然,条件反射还可以改建或重建 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远比一般非条件反射的要复杂 人和高等动物的许多非条件反射在大脑皮层以下(脑干或脊髓)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则一般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