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 13 积累运用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浣溪沙》通过描写清泉寺周围优雅的风光,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自己老去的悲叹。 B.阅读名著时,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就更大了。 C.听了爸爸对这件事的分析,我豁然开朗,这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表里的生物》一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思考的孩子。 2.下列句中画线部分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的批评虽然不中听,但非常有利于我改正缺点。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重,替法西斯卖命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反复阅读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要感恩老师,发愤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 3.读书时,要注意积累语言,更要注意理解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采薇》选自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汉乐府》,“薇”是植物名,是一位士兵解甲返乡时写的诗。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指的是整天悲伤的说不出完整的话,“章”是“篇章”的意思。 C.父母、师长、同伴的劝诫,虽然不如夸奖的话那么动听,但是只要是为我们着想,就应当虚心接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亲自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4.下列句子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在《腊八粥》中写了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生活场景和生活气息浓缩进一幅腊八风俗画中。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三个具体事例展示了科学家仔细观察,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找到“真理”的过程。 C.《那个星期天》真实感人地写出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我”的动作、内心独白中,还融入对周围景物的描写中。 D.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结构恣意奔放,《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5.阅读古诗,让我们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下列古诗中涉及的节日,排序正确的是( )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个句子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花生的特点,强调了自己对花生的喜爱和赞美。 B.“前后照应”是《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一个突出的表达特点,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C.《匆匆》一文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句子中带点的词意思相同,将带点的词都换为“勇夺第一”就显得单调,显不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以无论写什么文章都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词。 7.关于“学航天精神,展美好宏图”这个活动主题,金小宇建议在展板上用书法家赵孟頫的字体打印,他认为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下列作品中赵孟頫的作品是( ) A. B. C. D. 8.班级举行书签制作比赛,阳阳想在书签上写一句话提醒大家阅读时不能只求速度,有时候还需要好好下一番苦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