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8345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749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年,PPT,27张,课件,以和为贵,学习
  • cover
(课件网) 以 和 为 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活字印刷术中,三个不同字体的“和”字向全世界观众解读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进程,表达了孔子“和”的人文理念。 中国历来有和颜悦色、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富涵哲理的成语。 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请同学思考一下“和”里面包含了怎样的含义呢? 谈“和”之言 和谐; 协调 和顺; 平和 [hé] 形容词 和睦、和平 故宫三大殿 无处不在的“和” 《周易》中有言“保合大和,乃利贞。”大者太也。保持社会的大和谐,就能使天下长治久安。所以取“保和”“太和”为两大殿名称,寓意就非常明显了。 无处不在的“和” 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 2.交流“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汲取营养。 3.运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和”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 学习目标 一、经典古籍中读“和” 二、历史故事中悟“和” 三、现实生活中践“和” 一、经典古籍中读“和” (一)“和”之字源: “和”的繁体字“龢”,左边表示含义,右边表示发音。 《说文解字》云:“ 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龠原本是定音律的律管,以龠定音,才能奏出和谐悦耳的音乐,可见和谐的观念最初正是来自于音乐。 《说文解字》:“和”,相应也。意思是声音相应和谐。 请你说出与“和”有关的成语或名言: 心平气和 和蔼可亲 和和美美 和睦相处 一团和气 琴瑟和谐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二)我来说“和” (三)探“和”之义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你们如何理解其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呢? “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互相尊重与理解,道义一致、内心平和; “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暗地里却不服气,内心排斥、不认同。 二、历史故事中悟“和” 自由阅读“六尺巷”的故事,说说“和”在这里表现为什么? ———谦让、宽容、豁达 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被封上大夫;陪同赵王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侮辱,被封为为上卿。廉颇认为自己战功煊赫,蔺相如凭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屡次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多次礼让。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是以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将相和 “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惭愧地把误认的猪还给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的赞扬。 “和”是理解与体谅 一个叫罗威的人,邻居家的小牛犊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也和邻居多次交涉,邻居就是不予理睬。对此,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小牛犊,只要把小牛犊喂饱了,就不会再去吃庄稼。于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把青草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小牛犊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起身上前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