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5)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情分析 课标解读 1.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说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2.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说出植物的呼吸作用。3.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不同点。 4.举例说出新陈代谢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如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技术等)。 全国中考近两年考查情况 核心考点 试题分布 分数 热度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选择题中某一选项 0.5分 蒸腾作用及应用 选择题:北京市,8;海南省,6 2分 光合作用及应用 选择题:昆明市,7;淄博市,5; 2分 呼吸作用及应用 选择题:绥化市,8;新疆,1;晋中,12; 2分 光合与呼吸综合 以读图填空题或实验题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分值占比很大 12分 备考指导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包括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其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中考考试中的重点及难点题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常会综合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存在相互利用的关系即碳循环。因此曲线题是此类试题的常考题型,也是备考的重点题型。 考点突破 1.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2.为探究植物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 B.装置上侧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3.某小组设计了甲、乙、丙三套装置,并实施有关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甲可用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B.装置乙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起来 C.装置丙光照时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即可证明燕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有关 D.将装置丙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打开阀门,挤压透明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如图是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24小时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曲线。及某兴趣小组绘制的4幅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用CO2表示)利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不包括B点)段对应的是图四表示的过程 B.从B点到E点(不包括B和E点)段对应的是图二表示的过程 C.C点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 D.B、E两点对应的是图三表示的过程 5.如图是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装置甲放在光下,①中产生气泡,证明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B.用装置乙探究光合作用,②③内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④内碘液用于染色 C.若将装置丙放在光下,蜡烛会燃烧更长时间 D.装置丁中蜡烛熄灭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6.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积累最多 D.13时以后,光合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7.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间温度对苹果含糖量(“糖心指数” 越高,含糖量越高)的影响,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取同一果园长势相近的果树,分两组进行探究。依据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C.1组含糖量均高于2组 D.1组夜间有机物消耗少于2组 8.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