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9591

2025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59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三下,学期
  • cover
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所示为龙山时代湖北石家河文化与河南王湾三期文化出土的三组器物,其中①组为石家河文化独有,③组为王湾三期文化独有,②组为二者均有但数量较少。由此可推知,该时期 A.南北方文化的发展趋同 B.长江流域发展日益加速 C.北方文化发展水平领先 D.存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2.秦汉诸长官之下多设“丞”辅佐,西汉的“丞”只分管长官下属的某一领域具体事务并附从长官;自东汉起,“丞”的职能逐渐与长官重合,居首丞佐“总署曹事”并牵制长官,故又称“副贰”。 这一变化 A.反映出君权不断加强 B.标志着官僚政治成熟 C.有利于官员素质提高 D.推动了士族门阀形成 3.北魏拓跋氏在部落时期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但当献文帝欲放弃幼子(孝文帝)而禅位于叔父时,却遭到宗室的激烈反对,宗室认为“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储正统,圣德夙章······愿深思慎之”。据此可知,北魏政权 A.完成了封建化 B.具有汉化改革的基础 C.摒弃了旧习俗 D.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4.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派遣大量朝官赴江南各道任节度使或观察使,并频繁更替这些藩帅。以李德裕为首的节度使针对当时江南地区众多百姓借出家入佛来“隐丁匿口”的现象,大力打击寺庙势力。这些举措 A.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B.表明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C.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D.维系了国家机器的运转 5.“胡同”一词本为蒙古语“井(qudu)”的音写,因元大都坊巷多有水井,被汉语借用于指代坊巷,并随着关汉卿在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使用而在民间广泛传播。这体现了 A.基层治理因俗而治 B.戏曲艺术走向世俗化 C.民族文化交融创新 D.市镇功能日趋专业化 6.浙东平原自古依山临湖以灌溉农田,形成调节蓄泄的水利系统,至明代湖中淤泥日渐增厚,“民遂因以为田,自是争讼日繁”。后来明代政府对这些私垦湖田征收“籽粒银”充实府库,以罚代管,使告发的人感到疲倦而占有的人更加肆无忌惮。由此可推知,明代 A.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下降 C.农民人身束缚减弱 D.政府忽视水利设施建设 7.1870年,清政府设北洋大臣,以中外交往为出发点,总揽“外洋”有关事业,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商贸、文教、宗教等均有涉猎,“北洋”逐渐变成了流行的冠名词,一时为新式“洋范”之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列强侵略冲击传统华夷秩序 B.边疆危机促进海防意识觉醒 C.农民运动导致权力结构变化 D.洋务新政推动思想观念变迁 8.20世纪初,《民国日报》发表漫画《水中捞月》(如图2),画面上方的悬崖处有“筹备处”字样,一个穿军装的人被悬吊在崖间,努力伸长着手臂,下方水中的月影里则写着“帝制”。此漫画作者旨在 图2《水中捞月》 A.宣传民主革命势在必行 B.鼓舞无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揭露北洋政府倒行逆施 D.批判西方列强试图瓜分中国 9.在陕甘宁边区,涌现出一批妇女运动楷模:马杏儿、李凤莲等被表彰为农业劳动英雄、工业劳动英雄,17名妇女干部当选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