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 1993年起,余华英伙同他人流窜多地,拐卖十几名儿童,殴打虐待,将儿童当做商品任意买卖,手段极其恶劣。 2023年9月18日,一审认定其拐卖11名儿童。贵州检察机关经公安机关初查又发现余华英还涉嫌拐卖儿童的其他犯罪事实,有漏罪没有处理,为全面、准确、有力打击犯罪,建议将本案发回重审。 2024年10月,经检察机关追加起诉6起犯罪事实,法院再审对余华英判处死刑。 2025年2月28日,余华英被执行死刑。 思考: 看完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1. 公平的含义、内容及要求 3. 正义的内涵、要求 2. 公平的意义 4. 正义的重要性 自学导航 总议题:余华英案的镜鉴:公平正义价值的时代追问 子议题一:公平的认知困境 子议题二:正义的行动向度 子议题一 公平的认知困境 议学情境一:众说纷纭话公平 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体育老师———公平就是反兴奋剂。 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少两。 ······ 说一说:你认为的公平是····· 议学任务1: 议学小结1 公平的含义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公平≠平均,不同的人付出的劳动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待遇或回报,公平是一种有差别的利益配置。 公平是给每个人适合的舞台,而非相同的鞋子。 案件中哪些行为违背了公平? 分三组分析案例中的公平缺失。(权利、规则和机会) 议学情境二:公平缺失 议学任务2: 公平维度 案中的表现 权利公平 规则公平 机会公平 在案件发生、侦破以及审判过程中,可能存在规则执行不到位或规则本身不完善导致的公平缺失现象。例如,在拐卖儿童犯罪较为猖獗的时期,可能存在一些监管规则漏洞。 小组合作:分三组分析案例中的公平缺失: 被拐卖儿童可能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参与正常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机会。他们在被拐卖后的成长环境往往充满不确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其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被拐儿童与受害家庭失去了基本人权、法律赋予的权利等。例如,被拐卖儿童自出生起就应享有与其他儿童同等的被父母抚养、接受教育、在安全环境中成长的权利,但因余华英的拐卖行为,这些权利被无情剥夺。受害者家庭也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完整家庭生活权利,在漫长的寻子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却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心理和物质援助。 议学小结2 公平的内容及要求?P110 内容 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含义 (1)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2)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3)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罪】 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议学情境三:刑法解读 如果在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件中没有实现公平,会对受害者家庭、社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议学任务3: 议学提示。 对受害者家庭:精神创伤无法弥补和家庭关系破裂等; 对社会:公众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信任降低、助长犯罪行为和社会道德风气恶化等。 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