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素养综合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2023·广东卷]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4.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5~6题。 5.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6.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山东卷]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厘米土壤剖面。据此完成7~8题。 7.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8.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分布有这类极地植被,长白山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海拔2 691米,在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草本、地衣、苔藓等,形成广阔的地毯式苔原。下图示意长白山苔原植被景观。据此完成9~11题。 9.长白山之巅与环北冰洋大陆沿岸环境的相似之处为 ( ) A.地势起伏,坦荡广阔 B.长冬短夏,气候冷湿 C.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D.冻土浅薄,水系发达 10.长白山低海拔地带森林广布,苔原植物仅分布在长白山之巅,造成其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光照 D.热量 11.长白山苔原植物植株矮小且呈垫状分布,主要是为了适应( ) A.强风的环境 B.干旱的气候 C.贫瘠的土壤 D.强烈的光照 罗浮山雄峙于岭南中南部,主峰海拔1 296米,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的植被和土壤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下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据此完成12~13题。 12.罗浮山300米海拔乔木类型主要为( )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山地针叶林 13.罗浮山海拔1 100米以上至山顶的土壤类型最可能是( ) A.红壤 B.荒漠土 C.草甸土 D.黑土 [2024·浙江杭州期末]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