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0628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99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地理,人教,答案,练习题,同步,一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2年6月17日至22日,华南地区出现罕见大范围暴雨,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和次生灾害。面对突发的险情,当地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种预案和救援。下图为广东清远市区洪峰过境时的江滨公园。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及时对洪涝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制定抗灾减灾方案,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红外线成像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面对洪水时,个人避险行为不恰当的是(  ) A.离家之前,要关闭煤气阀、电源等 B.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寻求救援 C.在室内时,要躲在地下室等待救援 D.突遇山洪时,要尽快向较高的地方转移 2023年7月8日16时许,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突发一起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3~5题。 3.在野外活动遭遇滑坡时,我们应(  ) A.顺着山坡往下跑 B.沿着山坡往上跑 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向与山坡垂直的高处跑 4.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灾害中被广泛应用。为确定在滑坡灾害中被困群众的位置,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IS B.RS C.GNSS D.Wi-Fi 5.下列可以降低滑坡灾害发生频率的措施是(  ) A.修建大型水库 B.山区开矿采石 C.保护坡地植被 D.陡坡修建梯田 [2024·上海浦东期中]2021年7月17—22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20日2时至21日2时,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超600毫米,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2为郑州市内涝图。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推测与此次郑州内涝有关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有(  ) A.②④⑧ B.④⑤⑥ C.④⑤⑨ D.②⑤⑥ 7.下列有关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B.疏通河道 C.增加植被覆盖率 D.围湖造陆 8.为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NSS B.RS C.GIS D.BDS 9.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的雨雪分界线是指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受这次寒潮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了-47.5 ℃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 ℃,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在寒潮来临之前,部分地区果农会采用浇水、为柑橘树穿上“棉衣”(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果树冻伤。 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 果农为柑橘树穿上“棉衣” (1)从农业生产角度,比较说明此次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比内蒙古严重的原因。 (2)分析农民采用浇水、给果树穿“棉衣”等达到防冻效果的原理。 (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预防或减轻突发性雨雪、冷冻灾害中所起的作用。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星将有效提升我国灾害预防、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能力。据此完成10~11题。 10.利用环境减灾二号06星能够(  ) A.监测灾害变化 B.分析灾害成因 C.预测灾害趋势 D.控制灾害发生 11.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可为灾害监测预警、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若需对灾情调查评估,还应借助何种地理信息技术 (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2024·广东湛江高一检测]为了研究防灾减灾,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某河沿线的4个聚落进行洪水模拟实验。实验选取聚落及周边面积相等的区域,平均分割成1 600个网格,从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的第1个网格开始计时,记录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相同网格数的时间。下表反映模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12~14题。 聚落编号 聚落1 聚落2 聚落3 聚落4 洪水淹没至100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