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0645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6735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 战后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时代的矛盾 德国妇女用鲜花送行士兵 “令人期待”的战争? 德国参谋长小毛奇说:“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英国妇女街头庆祝开战 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民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部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英国鼓励战争的海报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壹 矛盾的核心与焦点 问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美西战争中的海战(绘画作品)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化工厂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因此,这些国家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它们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4页 如何理解“帝国主义”? 一战前的德国社会舆论:在“新时代”大国间表面上的和平竞争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各国正“为了人的生存空间、资本的生息空间、赢利的销售市场空间而重新相互角逐”。德国必须“在这最后一次对全球进行大瓜分”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世界强国地位。总之,德国的未来取决于德国的扩张程度。 摘编自弗尔克·贝克汉恩《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 材料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矛盾? 结合材料,分析一战的性质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俄国 法国 领土争端与殖民地的争夺 巴尔干半岛问题 突尼斯问题 争夺世界和欧洲霸权 贸易摩擦 三 国 同 盟 三国协约 ———《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40页 1879年10月7日,德奥便缔结了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5月20日,意大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法俄同盟因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而成为三国协约……这样,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给国际关系带来种种灾难性的结果。———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1年到1913年,大国的军费开支陡然增加———德国增加了30%,俄国增加了50%。德国和英国投入巨资建造新型作战舰队,竞相建立最强大的海军。陆军的规模也大为增加。德国于1913年扩充了陆军,法国马上如法炮制。俄国对1905年败于日本的伤痛记忆犹新,到1913年已经在军队重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德国忧惧交加地注意到,俄国还计划进一步大肆扩军。 ———《企鹅欧洲史·地域之行:1914-1949》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