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1298

云南卷——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预测卷(解析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00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
  • cover
云南卷———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预测卷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人员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4800年的文化遗址,遗址内功能分区明显,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墓葬区、祭祀区等,具备配套的水利系统,功能较为完备。这一遗址可能是( ) A.石家河城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牛河梁遗址 2.秦朝到隋朝中叶的“乡绅之治”,指的是郡县以下实行“乡亭制”,管理乡亭的人员以官派为主,民间选拔为辅。通过民间的力量来治理社会,在“王权与族权”的结合下形成了“中央—郡—县—乡—里————伍—户”金字塔形的控制体系。这一治理模式( ) A.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恢复和发展了血缘宗法制度 D.提升了政府的组织能力 3.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官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 ) A.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历史书写对象的转移 C.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 D.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 4.北宋开封商人孙赐号,本是酒馆侍者,“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小酒馆)……其货渐侈大,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材料有助于说明北宋( ) A.心学思想盛行 B.士人阶层壮大 C.坊市制度流行 D.抑商政策加强 5.据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这说明,明朝内阁( ) A.有法定地位可以统率六部 B.是制约君权的宗室贵族议政会议 C.使宦官专政现象日益严重 D.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咨询机构 6.乾隆年间,时人记载了顺德县摸鱼歌的表演盛况,“邑迎神赛会,多演戏,男女混集,王公严禁之。俗好唱摸鱼歌,王公自以为孝、悌、忠、信四歌,令瞽者沿街唱之,日给口粮,风俗为之不变。”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朝廷思想控制得到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 C.世俗文化取得重大成就 D.歌谣以社会教化为主旨 7.1861年,英商宝顺行顺记运送洋布赴山西售卖时,在运货车上“高插钦命通商大臣黄旗一杆,手执天津海关崇(即崇厚,当时为北方三口通商大臣)照单。”车队一路畅行无阻,获利颇丰。这一个案可以说明( ) A.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B.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C.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D.条约体系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8.梁启超在1915年写道:“二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昌言之新学新政,其结果乃至为全社会所厌倦所疾恶:言练兵耶,而盗贼日益滋,秩序日益扰:言理财耶,而帑藏日益空,破产日益迫;言教育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识字;言实业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得食。其他百端,则皆若是。”梁启超的言论( ) A.基于对思想界状态的批判 B.说明晚清新政已彻底失败 C.为重塑新文化营造了空间 D.直接促成新文化运动产生 9.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初级新课本》是根据地初级小学、初级干部教育及群众教育的教科书。该书以大篇幅的内容宣传本土劳动形式以及本地劳动者,其中第四册共编有42课,而涉及农耕劳动的课文就多达19篇,占全书篇目的45%。该教科书的编撰反映出当时( ) A.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B.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 C.阶级斗争意识盛行 D.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10.1956年9月,陈云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中指出,对某些产品的国家计划管理的方法,应该有适当的变更。要“让生产这些日用百货的工厂,可以按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